板框式膜组件与流程
 
最早的膜组件是于20世纪60~70年代开发出的平板超滤膜组件,使用时类似于板框压滤机,组件被夹在一定形式的框架中间,这种结构的组件成为板框式膜组件(plate andframe modules),有板支撑[见图10-13(a)]和网支撑[见图10-13(b)]两种,其中具有连通性的网格(板支撑组件中膜与支撑板之间的网格衬层)为流体的流道之一。原理上可以采用网格侧为原料液体的进料流程(内压),也可以采用网格侧为透过物通道的流程(外压),但是由于膜被粘接于支撑板或网格上,若采用内压流程,耐压性很差,当膜两侧压力稍大时就把膜胀破或将粘接破坏,因而绝大多数的半筐膜组件均采用外压式流程。另外,单个膜组件的膜面积较小,在使用时为了保证分离速度,需要采用较多的组件,因而衍生出组件与组
 
 
图10-13 平板膜板框式膜组件的基本结构和流体流程
 
件组合(或集装)的问题,组件的可组合性也是在组件结构和流程设计中必须考虑到的。
 
板框膜组件的结构变化主要在外形和流道方面,但总的可变化性较小。图10-14是早期用于分离天然气中氦气的平板膜板框式组件及其集成结构。该组件的透过气出口在膜的一侧,多个组件平行叠放后透过气串联起来放置于密闭的耐压容器中,运行时采用的是外压流程。图10-15为由板框膜组件在反渗透过程中的组合集成组件结构和流程,该结构有较高的膜装填密度和较小的流道压力损失。图10-16为德国HUBER公司设计制作的板框膜组件、膜组件的集成结构及其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Sumb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SMBR),该组件为扇形,组合成集成组件圆柱状,具有较好的安装特性。使用时,将集成组件作为一个整体浸入生物反应池中,透过液出口与真空系统连接,反应池中的液体在负压作用下透过膜被抽吸出来,而固体仍被截留于反应池中。
 
 
图10-14 分离天然气中氦的平板膜板框式组件及其集成结构
 
图10-15 反渗透过程用板框膜组件的组合与流程
 
图10-16 德国HUBER平板膜板框式膜组件及在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 中的集成
 
尽管板框式膜组件是最早获得应用的组件,但相对于其他形态膜的组件,它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一 是组件中膜的装填密度(单位空间容积内的膜面积)较低,单个组件的通量较小;二是在应用中进行组件组合时,需要采用大量密封垫圈,容易产生流体的泄漏;三是制造成本高。目前,除了在电渗析(ED)系统、渗透汽化(Pervaporation, PV)系统和少量的反渗透(RO)系统及高固含量/易污染的超滤(UF)系统中的应用外,板框膜组件已逐渐被平板膜卷式膜组件、中空纤维膜组件代替。
 
百检网就是一家可提供食品检测的平台,提供各种检测需求服务,有任何疑问欢迎电联或者在线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