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指标是对水体进行监测、评价、利用以及污染治理的主要依据。在考虑和研究污废水处理流程和最终处置方案时,首先的条件是全面掌握污废水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方面的特征,为此,必须对污废水按规定指标进行全面的分析监测。此外,在污废水处理装置的运行管理中,为了控制和掌握废水处理装置的工作状态和处理效果,也必须定期对处理过程中的污废水按一定的指标进行监测。
评价水体污染状况及污染程度可以用一系列指标来表示,这些指标具体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理化指标;二类是有机污染综合指标和营养盐;三类是生物指标。
1.4.1理化指标
(1)水温水的物理化学性质与水温密切相关。水中溶解性气体(如氧、二氧化碳等)的溶解度,水中生物和微生物活动,非离子氨、盐度、pH值以及其他溶质等都受水温变化的影响。
(2)色度纯水为无色透明。清洁水在水层浅时应为无色,深层为浅蓝绿色。天然水中存在腐殖质、泥土、浮游生物、铁和锰等金属离子,均可使水体着色。纺织、印染、造纸、食品、有机合成工业的废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染料、生物色素和有色悬浮微粒等,因此常常是使环境水体着色的主要污染。有色废水常给人以不愉快感,排入环境后又使天然水着色,减弱水体的透光性,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水的色度单位为度,即在每升溶液中含有2mg六水合氯化钴(Ⅱ)(相当于0.5mg钴)和1mg铂[以六价氯铂(Ⅳ)酸的形式]时产生的颜色为1度。“国标”规定色度不超过15度,并不得呈现其他异色。
(3)混浊度混浊度本身并不直接代表水的性质,而是综合性地反映水的混浊程度,属于感官性质。混浊度大小与水中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的含量有关。混浊度用白陶土标准比浊法测定,相当于1mg白陶土在11水中所产生的混浊程度作为一个混浊度单位,用度表示。“国标”规定不超过3度,特殊情况不超过5度。
(4)嗅水的异臭来源于还原性硫和氮的化合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氯气等污染物质。水中产生臭的一些有机物和无机物,主要是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染、天然物质分解、微生物或生物活动的结果。比如:星杆藻和针杆藻都是易产生臭和味的藻类。某些物质只要存在零点几微克每升即可察觉,然而,很难鉴定产臭物质的组成。
(5)浊度是指由于水中含有泥沙、黏土、有机物、无机物、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悬浮物质所造成的,不仅沉积速度慢而且很难沉积。由于生活中铁和锰的氢氧化物引起的浊度是十分有害的,必须用特殊的方法才能除去。天然水经过混凝、沉淀和过滤等处理,可使水变得清澄。浊度表示水样透光性能的指标。一般以每升蒸馏水中含有1mg SiO2(或硅藻土)时对特定光源透过所发生的阻碍程度为1个浊度的标准,称为杰克逊度,以JTU表示。浊度计是利用水中悬浮杂质对光具有散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其测得的浊度是散射浊度单位,以NTU表示。浊度测定方法有分光光度计法和目视比色法两种,这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单位是JTU,另外还有使用光的散射作用测定水浊度的仪器法,其测定的结果单位是NTU。
(6)透明度是指水样的澄清程度,洁净的水是透明的,水中存在悬浮物质和胶体时,透明度便会降低。通常地下水的透明度较高,由于供水和环境条件不同,其透明度可能不断变化。透明度与浊度相反,水中悬浮物越多,其透明度就越低。
(7)pH值是指水中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pH=-lgH+。天然水的pH值多在6~9范围内,这也是我国污水排放标准中pH值控制范围。pH值不仅与水中溶解物质的溶解度、化学形态、特性、行为和效应有密切关系,而且对水中生物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8)残渣总残渣是水或污水在一定温度下蒸发,烘干后残留在器皿中的物质,包括“不可滤残渣”(即截留在滤器上的全部残渣,也称为悬浮物)和“可滤残渣”(即通过滤器的全部残渣,也称为溶解性固体)。悬浮物可影响水体的透明度,降低水中藻类的光合作用,限制水生生物的正常运动,减缓水体底部活性,导致水体底部缺氧,使水体同化能力降低。
(9)矿化度矿化度是水中所含无机矿物成分的总量,经常饮用低矿度的水会破坏人体内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的平衡,产生病变,饮水中矿化度过高又会导致结石症。矿化度是水化学成分测定的重要指标。用于评价水中总含盐量,是农田灌溉用水适用性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常用于天然水分析中主要被测离子总和的质量表示。
(10)电导率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纯水电导率很小,当水中含无机酸、碱或盐时,电导率增加。电导率常用于间接推测水中离子成分的总浓度。水溶液的电导率取决于离子的性质和浓度、溶液的温度和黏度等。电导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每升高1℃,电导率增加约2%,通常规定25℃为测定电导率的标准温度。
(11)氧化还原电位对于一个水体来说,往往存在着多个氧化还原电对,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体系,其氧化还原电位则是多个氧化物质与还原物质发生氧化还原的综合结果。氧化还原电位对水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水体中氧化的类型、速率和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中主要溶质的性质。
(12)酸度酸度是指水中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亦即放出H+或经过水解能产生H+的物质的总量。地表水中,由于溶入CO2或由于机械、选矿、电镀、农药、印染、化工等行业排放的含酸废水的进入,致使水体的pH值降低。由于酸的腐蚀性,破坏了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和农作物的正常生存条件,造成鱼类及农作物等死亡。含酸废水可腐蚀管道、船舶,破坏建筑物。因此,酸度是衡量水体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
(13)碱度与酸度相反,碱度是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亦即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总量。水中的碱度来源较多,地表水的碱度基本上是碳酸盐、重碳酸盐及氢氧化物含量的函数,所以总碱度被当作这些成分浓度的总和。碱度指标常用于评价水体的缓冲能力及金属在其中的溶解性和毒性,是对水和废水处理过程控制的判断性指标。若碱度是由于过量的碱金属盐类所形成,则碱度又是确定这种水是否适宜灌溉的重要依据。
(14)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在水中主要以溶解气体分子的形式存在,但也有很少一部分与水作用形成碳酸,可同岩石中的碱性物质发生反应,并可通过沉淀反应变为沉淀物而从水中除去。在水和生物体之间的生物化学交换中,二氧化碳占有独特地位,溶解的碳酸盐化合态与岩石圈、大气圈进行均相、多相的碳酸反应,对于调节天然水的pH和组成起着重要作用。地表水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源水和地质中有机物的分解,以及水生物的呼吸作用,亦可从空气中吸收。因此其含量可间接指示出水体遭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